熊孩子家长选手机 moto x 极初体验 -亚博安卓下载

注册

熊孩子家长选手机 moto x 极初体验

来源:诠摄汇 发布日期:2016-05-31

  作为压力山大的80后一员,谁家还没个熊孩子呢?年岁小的可以吃喝拉撒随处祸祸,稍大点的就能登高爬树上房揭瓦。身为父母的人,要是没两把子力气,旺盛的精力,以及堪比尼康d5或者佳能1dx2的自动追焦能力和眼到手到的速度,还真甭想跟这帮小祖宗过招。

  家里现有的电气设备,电视机洗衣机她是没力气折腾的,电冰箱最多把冷冻室门给你敞开个把小时。吸尘器么,她还不懂得怎么帮爸爸吸地。剩下能被我家“小公举”发现的好玩具,就是我的pad,手机,笔记本了。于是乎,好端端的pad边角都被磕过,笔记本摔坏过换了硬盘,手机的伤更是多到不要不要的。娃啊,你知道“粑粑”挣钱多不易么?

  其他东西倒还好说,大不了再放得更高一些。可手机几乎是不离手的东西,一不留神就能被她抢了去。哈喇子指纹倒还罢了(见识过真正的舔屏么?养个孩子你就知道了),动不动就往地上摔你可还能承受不?

  好吧,为了宝贝娃能痛快的玩,痛快的摔,粑粑必须弄个结实的手机,比如——moto x“极”。

  其实我自己也算是半个moto迷了——智能机之前的“史前时期”不提也罢;进入到安卓时代,moto开始玩的每一个概念都让人印象深刻:droid系列那些操控机器解魔方的视频,如魔眼降临般的广告,除黑莓外把全键盘手感做的最好的里程碑系列,身披凯夫拉材质、带领智能机重回轻薄概念的razr锋芒……现在想想,真的是一种独到的审美,让moto始终保持着区别于人的个性。

  “极”这一部,也够有个性的,虽说官方并没有把它定位成三防器材(好像也确实不防水防尘),但防摔的本事真的和时下能看到的三防手机不相上下。比如下面这则优酷上网友上传的视频:

  其实买部手机就为了让孩子摔着玩,也确实够虐心的,问题是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之前当moto最先将凯夫拉纤维引入刀手机后盖上的时候,主要是增强了机身后部的耐磨性,加上这种纤维制成的后盖有一定自我修复能力,可以大大减少细微划痕的出现。如今,这一概念已经不再新鲜,各种材质的定制化后盖已经不是moto一家独有。反观手机前面的屏幕,仍然摆脱不了易碎的问题。所以三防手机壳、钢化贴膜、屏幕易碎险等衍生品成为了销量最好的手机附件,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人们对于手机屏幕不耐摔的无奈。

  现在“极”则给出了另一种亚博安卓下载的解决方案,也就是之前就被moto注册了专利的moto shattershield(官方称之为“极御”)技术。简单点说,就是moto采用多层叠加的方式来增强屏幕的抗冲击表现。最底下是硬铝制基底层,再往上是一片柔性amoled屏,然后是奇特的双层触摸感应层(moto的意思是:万一其中一层坏了,还有一层备用的……),再来是常见的内部防碎贴层,以及最表面的防划层。

  把这么多层压在一起,其实也是够厚了,好在这些年amoled屏幕上所采用的on-cell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所以从视觉效果上看,运用了 amoled柔性屏幕的moto x极看上去仍然有画面呼之欲出的感觉。

此外,极这块屏幕可是5.4寸的2k屏。高达2560*1440的分辨率,再加上amoled屏在色彩表现上的一贯优势,这部手机拿来看图是再合适不过了。

  除了抗摔,屏幕够艳丽,“极”的系统用起来也还是很有特点的。如今国内的主要手机厂商均采用了类似ios的单层桌面结构,而放弃了安卓原生(桌面快捷方式 内页应用抽屉)的结构。个人认为:这种形式确实更适合我们国人的使用习惯,但并不代表原生结构就不好。在这一点上,“极”恰恰坚持了安卓的原生设计(也许是因为moto当过谷歌的亲儿子?)。这种二层结构,对于爱装各种app,却不爱整理的人来说更加适用,因为只要把常用的app扔到桌面上生成个快捷方式即可。

  另一个值得称道的就是“极”的拍照表现了。以我过去使用moto手机的体会来说,拍照真算不得moto的强项。虽然当然moto也是最早推出带有800万和1200万像素摄像头的厂家之一,可实际效果确实没法与同一时期其他一线品牌手机相比,最多也就是不上不下。

  不过,貌似最近moto在拍照功能上特别用心了。接连几部手机的拍照效果都有了明显提升。而我手里的这部“极”,更是用上了索尼的imx230传感器,像素高达2100万。不过也许是这款传感器并不容易被驾驭,目前只有华为、魅族、moto以及索尼等几家在自己的高端机型上使用,成像品质与特点也是各不相同。

  为此,我特意找了一台同样使用该传感器的手机来作对比——魅族的同代旗舰pro5。

  从对比照片上来看,极的色温控制偏冷,色彩不像pro5那样浓艳,但更接近真实。测光表现上,“极”也不算激进,甚至略显保守。好在照片中细节纹理捕捉到位,还是充分体现了高像素传感器的优势。

  对焦上,“极”的表现也堪与同期各品牌旗舰相比。由于imx230具备相位对焦的能力,所以在光线较好的环境中,“极”的对焦速度可以用“点到即到”来形容。不过同样因为是这块传感器,在光线暗的环境中,它的对焦就比较犹豫,速度明显变慢。为此,其他使用了该传感器的机型往往会辅以“激光辅助对焦”等其他技术,以提升暗光条件下对焦的性能。所以如果说对“极”的拍照还有哪里不太满意,这里应算上。

  这一代moto的各款机型,在相机app界面设计上完全区别于原生或其他各品牌的改版系统。手势操作的作用更为重要。功能菜单和相册的切换完全依靠在屏幕上左右滑动来调出。但由于手机屏幕尺寸的原因,功能菜单调出后位于屏幕左侧,右手操作时切换选项比较吃力,手小的人只能双手操作了。不过moto的设计人员将所有的功能都放在了一起,而不是像其他厂商那样,在屏幕顶部或者左右两侧甚至下部分开布局。这一点真的不错。它的曝光补偿调节只出现在手动模式中,调节方式则是点住对焦框边缘的“小太阳”上下滑动。这种方式远比从菜单里选择“ 、-”的按钮要方便直观的多。不过也许是为了将“简洁”进行的更加彻底,它的对焦点选择不能靠“点击”,而是要靠拖动对焦框。并且“点击屏幕”在这里的作用就是快门,无论你点的是哪里。对焦与测光的部分完全由手机实时完成。所以“极”的专业模式拍照体验,简单点说就是“划来划去”。

  续航上,moto对“极”也采用了堆技术的方式:极速充电 3760毫安时的配备还不算完,这货还支持无线充电。平时中度使用的条件下,它的大容量电池差不多可以用上一整天。急速充时,10多分钟就能充到1000毫安时。所以虽然“极“用的是比较费电的2k屏,我们也不太用担心它的续航。

  总的来说,几天使用体验下来,这款moto  x “极”给人的整体感受还是对得上旗舰级智能手机的定位的。要知道,光抗摔这一项指标,就已经让不少手机厂商在设计产品时使劲挠头了。唯一影响心情的是它的官方售价:超过5000元的标价实在不够平易近人。


举报 收藏 点赞 分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