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奇杯的历史 国际化和中国化》—中国摄影报-亚博安卓下载

2023年2月2日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伯奇杯的历史 国际化和中国化》

发布时间:2017-03-06  作者:曾璜  来源:中国摄影报

历史

在中国摄影报多年的努力和大沥镇坚定的支持下,“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已成为一个成熟的品牌了。

无论在《中国摄影史》还是在《世界摄影史》中,邹伯奇都是摄影科学技术在中国最早的实践者。从摄影史发展的脉络中,更适合建立的大沥摄影文化应该是关于中国影像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脉络,而不仅仅是创意摄影。怎么将创意摄影与邹伯奇挂上钩呢?这个逻辑关系也应该捋一捋,为“伯奇杯”和创意摄影提供前世今生。

在新近出现的中国摄影史料中,创意摄影在1860年前后就出现了,比如《中国摄影史 1842-1860》的封底,采用的就是弥尔顿·米勒(milton miller)拍摄于1861年的“三位中国老者观看立体照片镜”的名作。不少摄影史上的中外摄影名家,都曾采用“创意摄影”的手法拍摄作品,如威廉·桑德斯(williams saunders)、埃米尔· 瑞斯菲尔德(emilriisfeldt)、托马斯·查尔德(thomas child)、等。他们把中国的文化和概念,“创意”地拍成照片,作为商品销售。从留存下来的史料看,威廉·桑德斯拍摄的种类最多,传播最广最久,堪称“中国第一插图摄影师”。(插图摄影即illustrations photography)。从留存下来的史料看,除了阿芳照相馆、缤纶照相馆等少数几家本土摄影师外,中国摄影师较少涉及创意摄影。为什么呢?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会不会与早期中国摄影师较少涉足艺术创作,绝大多数人都为了谋生在拍摄有关呢?

从目前掌握的史料看,中国的艺术摄影同样是到了民国文人摄影出现后,中国的摄影师才开始的,之前都是商业类的摄影。只有把一些史实理清后,才可能把中国创意摄影的脉络连接起来。

国际化

2015年我就就提过“伯奇杯”的国际化。国际化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评委的国际化,第二个就是参评稿件的国际化。

2016年,图片资本市场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视觉中国收购全球第二大图片库考比斯(corbis),二是希帕(sipa)中国收购了sipa欧洲和sipa美国。全球图片市场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人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伯奇杯”如何把这些资源引进来,共同创立“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这个品牌。在“伯奇杯”的评委构成里,是不是可以有考比斯创意图片的视觉总监,有希帕创意的视觉总监,有盖帝等国际性图片社的视觉总监呢?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视觉总监到国际上去推广“伯奇杯”,这样就可能将“伯奇杯”拓展到几十个国家的几千个国外摄影师。这样做不难,而且也解决了评委和来稿国际化的问题,加快了“伯奇杯”国际化的进度 

中国化

我和任悦主编的《图片编辑手册》有个章节是“插图摄影”,“伯奇杯”也设有这个专业方向。十多年前,第一版《图片编辑手册》出版时,中国没有好的创意摄影作品,书中采用的多为外国媒体的案例,现在有了“伯奇杯”入展作品,有了充分选择,可否和现任主编任悦老师建议一下,商量商量,争取在新版的书里,尽可能多地用中国的案例,用“伯奇杯”的入展作品?一来《图片编辑手册》将更适合中国的国情,适合中国读者的文化和思维,二来,对“伯奇杯”也会是好的推广和扩展。

还有国内杂志的封面,这些年“创意摄影”做得相当好了,但这些案例并没有出现在参评作品中,怎么样能够把这些作品吸引到“伯奇杯”里来,也是一个可以努力的空间。


网站地图